去年有個機會,可以略讀了一遍台灣的歷史,看到四百年來的近代史,統治者一直不斷的更換,而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,只能被動的承受,沒有說不的權利。
西元1895,乙未年,甲午戰後一年,臺灣自此割讓給日本,管理這片土地的人,由清朝換為日本人。居住在此地的人,大都是從福建、廣東移居到此奮鬥,人民只想要安居樂業,吳秀才與妻子的願望,也不過是種田和教小孩讀書。但是,隨著統治者的更換,他們原本安穩的生活,可能要被迫更改姓名、衣著、風俗.......,漢民族長久以來敬天尊祖的習俗,要自己放棄原本的姓名,等於是種屈辱。加上,於割讓後成立的臺灣民主國書信封吳湯興為統領,希望他組民兵一起來反抗,一切的情勢讓人覺得似乎有機會可以一舉把日本人趕走,回復以往平靜的生活,熱血男兒紛紛投入戰爭。但是,臺灣民主國成立十幾天,就倒了,總統--唐景崧及一些原本來自清朝的官吏,看著日軍勢大,就帶著家當夾著尾巴逃回唐山,加上戰爭是殘酷的,總是會有親友在戰事中喪生,看著戰友不斷的變少,那種心境更是難以言喻的。
客家女性堅毅的生活態度,在片中可以看到很多。吳湯興母親獨自扶養湯興長大(父親回唐山,再也沒回來);姜紹祖的母親讓自己唯一的兒子外出打仗,還必須當兒媳婦的心靈支柱;黃賢妹賣掉平日的積蓄,為丈夫籌備糧食;當男人出去打日本人時,家中的女人就肩負起種田、染布的工作,平日的工作,就由女人們一肩扛起。
吳湯興在劇中曾回憶小時候,看著他父親的背影,頭也不回的回去唐山(中國),原本號召起義的主事者逃回唐山,讓他回想起父親離開他們的感覺。但是,父親還有唐山的家可以回,而吳湯興呢?長久住在這片土地上,家也就在這裡,當有外人要來侵門踏戶,能不勇敢起來保衛家園嗎?讓我聯想起臺灣現在的狀況,我們的家在這裡,如果那一天有別人,又不經住在這片土地上人的同意,想要染指此地,我們,會有多少人,能勇於反抗呢?會棄械投降?或是拿出綠卡或其他卡,說我們是別國的公民?
電影的取景,考證,我覺得編劇的人很認真的想要把這段血淚史表現出來,演員也相當的敬業的學習客語,並且把劇中人物的無奈、悲傷深深的映入我們的心裡。但是最後的結尾,個人覺得有點草草結束,或許是戰爭場景不易拍,也或許是銀彈都用光了,反正,在不知不覺中,就結束了。
劇中的音樂,很單純的用小提琴把那深沈、無力、哀傷刻在我們心裡,片尾曲雖然沒出現在劇中,但也是很好聽。
可以藉由一部片子瞭解一段歷史及那時人們的生活態度,算是值得看的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