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了短短兩小時的研習課程,有四十分鐘的時間,在觀賞一部影片"請問蕃名"。內容敍述原住民各族命名的方式,及原住民爭取自己"回復"自己族名的歷程。
  台灣在不同統治者統治期間,為了加速統治的效能,會從語言及文化下手。不管是日本殖民台灣時,要人民學日文,使用日本名;或是後來的國民黨政府,要人民學習北京話,使用漢名。雖然這些都是統治的手段,但是在這過程中,必定會使原本的語言及文化被磨滅。不論是閩人,客家人或是原住民各族。
  他們強調,他們只是"回復"原本的姓名,並不是更名,這和我們一般民眾更名的意義上是不同的。
  在原住民本來的命名方式中,有些族,會把自己各分支的名字成為自己名字的一部份,這樣可以避免近親結婚,但是,在國民黨統治時間,派到各地的戶籍員,並不會考慮到這層關係,就以漢民族的百家姓,來為他們更名,結果,有些人在相戀之後,才知道他們是同一家系的人,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
  原住民能自覺,爭取認同自己的文化,這是值得支持及贊許的。但是在現今的社會上,他們仍屬於弱勢的一群,不管在經濟,教育上。一些原住民的考試加分,或許可以幫助到一小部份的人,得以爭取到有利的資源,但是,大部分的人,屈就於原居住地工作機會少,不得不出走到大都市中賺錢來維持生活,以致於族裡只剩老人及小孩,這對於下一代的教育,不是好事。
  現在有些部落,為了改善自己族裡的生活,做了一些改變,我覺得最明顯的,是台東的布農部落,那裡因觀光的關係,吸引大家前去消費,得到不少資源。屏東的三地門,瑪家,原住民文化園區,發展部族特有的手工藝品,琉璃珠或是特有的服飾,每次到了那裡,總是會被充滿原民風味的物品吸引,而自動的把錢交出來。
  大家都是居住在這個島上的人民,在各種民族都在尋根的時候,我們應予他們支持的掌聲,而不是異樣的眼光。


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  http://www.apc.gov.tw/chinese/indexMain.jsp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ni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